南通州人柳敬亭——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2020-05-09 12:56:32
  • 0
  • 0
  • 0

发布时间: 2018-05-07 10:48:03

信息来源: 通州区人民政府http://www.nantong.gov.cn/tzqrmzf/csmp/content/950933AB568F4EF8B4F77B48FCAF190E.html

  中国的“说书”艺术源远流长。唐宋时代便有了专门独立的表演形式,叫做“说话”。沿至南宋,由于所说内容及表演风格的丰富完善,开始流派纷呈,有小说、说经、讲史、合生之分,称之谓“小说四家”,各自以演说灵怪传奇、宗教故事、历史故事等见长。发展到元代叫做“平话”。明末清初,书坛上群星灿烂,而柳敬亭最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把说书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曲艺史上最早的、出类拔萃的评话表演艺术家。从前艺人们收徒拜师,都要先拜柳敬亭的牌位,奉柳敬亭为说书艺人的祖师爷。

  一、柳敬亭是通州的

  柳敬亭(1587一1670?),原名曹永昌,名敬亭,号逢春,因“面多麻”,外号“柳麻子”,南通州余西场人。祖、父皆在余西镇上经商。其叔父在泰州-余西间往来经商。永昌之父奉永昌之祖命,或之泰州,助永昌之叔一臂。永昌少年好动,或随父至泰州叔父歇脚处一游。因十五岁时在泰州“犯事”当刑,遂隐姓埋名,浪迹苏北市井之间,说书度日。万历三十七年(1609),他渡江南下,在一棵大柳树下歇息时,想到自己尚在捕中,“攀条泫然,已,抚其树,顾同行数十人曰:‘嘻,吾今氏柳矣。’”从此,便有了大名鼎鼎的说书艺人柳敬亭。

  柳敬亭是通州余西人,凿凿可据。为什么还流传着柳是泰州人的说法呢?这主要是受与柳同时代文人吴伟业的“误导”影响。吴伟业《柳敬亭传》中对柳氏的籍贯说法:”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盖姓曹。”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黄宗羲的《柳敬亭传》一文亦提到“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这种说法沿袭了吴伟业的“误导”,在当时乃至以后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关于柳敬亭的真名实姓、籍贯、身世,已有多人进行过考证。据清嘉庆二十一年(1876年)通州余西场曹邦庆撰修的 《曹氏校正六修谱》载:柳敬亭,本名曹永昌,字葵宇,敬亭乃其号。始祖为北宋开国元勋武惠王曹彬,世居河北真定府录寿县。南宋建炎年间,金人南侵,曹氏一脉流落至常熟。元朝至元年间,族人各自西东,曹均济避乱江北,落户通州余西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余西场曹氏族人始修家谱,嗣后430年间五次续修。柳敬亭系二房十三世,与父曹应登举家迁往泰州。 曹姓为余西的大姓,有“九季十三曹”之说。之所以有人说柳敬亭是泰州人,一是缘于他幼时即随父迁居泰州。二是跟他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有关。试想当年的柳敬亭,作为在逃“钦犯”,只能变名异姓,流落他乡,安能坦然将自己的籍贯明白无误地告知天下?

  二、说书技艺是精湛的

  柳敬亭曾是一名“问题少年”,15岁时强悍不驯,犯法。得泰州府尹李三才为其开脱而流落在外。先后逃亡于泰兴、如皋、盱眙。因听艺人说书,灵机一动,也在市上依稗官小说开讲,混碗饭吃,居然能倾动市人。由此,便以说书为业。 柳敬亭最初走上说书之路,完全是迫于生计。在封建社会,小说、说书之流,说到底,只能算是一种讨饭的技艺,且属末技,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出人头地、升官发财靠的还是诗词文章。因此,柳敬亭尽管凭着自己的聪慧和努力,以及高人莫后光的提携、指点,在街头卖艺者中显得鹤立鸡群,但他并不以此满足。一方面,他精雕细刻,突破前人窠臼,不断创新,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另一方面,他善于在说书过程中结交社会上层名流,在推介自己,提高知名度的同时,扩大评书的影响力。

  柳敬亭在演艺生涯中与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秦淮名妓等多有交往。崇祯十三年,到左良玉军中说书,常住武昌,并帮办军务。清兵入关后,替左良玉出使南京和南明王朝权臣马士英、阮大铖疏通关系,南明称他为“柳将军”。清顺治二年(1645),左良玉死,马士英、阮大铖谋捕柳敬亭。柳出逃苏州,重理旧业。以后在扬州、南京、清江浦、常熟等地说了十年书。至顺治十三年春,已69岁高龄,到驻在松江的提督马逢知处任军幕。但郁郁不得志。康熙元年(1662),柳敬亭于淮南随清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至北京,演出于各王府之间,和官僚政客接触频繁,有相当影响。后于康熙四年南返,经扬州至泰州。

  柳敬亭说的书目,虽取之于现成的小说话本,但并不照本宣科,张岱《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记载他说《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称:“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说明他在表演时,对原文有很大发挥,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他以说表细腻见长,对原作内容,从说书艺术的特点出发,有增有删。在语言运用上,他不满足于平说,而是以轻重缓急制造气氛,以形象化的手法写人、状物。他还善于在书词中补充社会生活,把自己的经历、见闻、爱憎融于书中。他在说书中形成的这些特点,一直为后世评话艺人所仿效。

  三、晚年生活是凄凉的

  柳敬亭在北京说书时,虽“两眼未暗耳未聋,犹见摇唇利牙齿”,但毕竟是一位八旬高龄的老人了,可谓风烛残年、去日无多了。所以,不能不令人替他担心,于是,汪懋麟提醒他,“但得饱食归故乡,柳乎柳乎谭可止”。龚鼎孳催促他,“春来数醉荆卿酒,风起杨花送客归”。这样,康熙四年暮春时节,柳敬亭买舟南下,风尘仆仆,踏上了归途。

  柳敬亭的晚景是凄凉的。他从北京还乡时,已使人感到“老病萧条蓟北回”。为了糊口,80多岁还在扬州、苏州、南京献艺,“贫贱只身老云壑,山僧野叟同幽情。潦倒江湖闭双目,悲来独对西风哭。”写尽了晚景的萧条和凄凉。居传,这位长揖公侯、平视卿相、历尽繁华与萧瑟、深受广大观众喜欢的一代评话大师,竟在饥寒清凉中无闻而终。

  四、获得的赞誉是空前的

  文人士大夫中,写作诗文称誉柳敬亭者甚多,江东名士、如皋的冒辟疆也写过《赠柳敬亭》诗。诗云:“忆昔孤军鄂渚秋,武昌城外战云愁。如今衰白谁相问,独对西风哭故侯。”和柳敬亭同时代的除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外,还有著名文学家吴伟业、周容等人都给他写过传记,张岱写过一篇《柳敬亭说书》,描述了柳敬亭高超的说书技艺。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在他的传奇剧本《桃花扇》中,十分生动地描绘了柳敬亭豪爽、勇敢、侠义的行为,充分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和机智、诙谐的性格特征。关于柳的说书技艺,黄宗羲《柳敬亭传》有生动描绘:“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净空;或如风号雨泣,乌悲暮骸。亡国之恨,檀板之声无绝。”汪懋麟也曾描写他说南明兴亡事,“令四座,欷嘘良久”。可见他说书的思想性、艺术性之高,感染力之强。

  五、永久纪念是必须的

  为纪念一代说书宗师,柳敬亭当时说书源地泰州市在海陵区南门外打渔湾建起了柳敬亭公园。园内柳敬亭塑像、纪念馆等建筑与绿化相互渗透,绿化以柳为主,沿河沿池遍植垂柳,形成内外连绵环绕的柳堤。垂杨傍水、渔舟夜泊,景色别致,颇有几分曲径通幽、古韵犹存的趣味。现在,柳敬亭的祖籍通州余西古镇“龙街”的保护和开发正在热议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余西“名人”(抗倭英雄曹顶、说书祖师柳敬亭、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效应,建立“三杰”的纪念馆或陈列室,以致缅怀纪念,供游人参观游览,岂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阚新华)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